122师炮兵团对越还击作战记忆(2)
图/文:刘国柱
1979年2月17日,中国开创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新模式,在约500公里(作战段)的中越边境线上,30万解放军迅猛出击突袭越南,浅近纵深70-100公里,历时28天生死血战取得重大胜利,一举粉碎了东方古巴的“称霸梦”,彻底解决了中越陆地边界问题!
中越边境惊天动地的枪炮声震动了整个世界!
德保临阵磨刀
从1978年12月21日起,至1979年2月12日止,炮团在德保县马隘公社驻训待命59天,突击进行对越作战各项准备工作,确保适应作战需要,并随时响应出境作战命令。2月13日凌晨一时,炮团奉命再次拔营,奔赴广西那坡县平孟关,准备参加“122师朔江进攻战斗”。
1978年12月25日,41军在广西靖西县召开师、团长及参谋长会议,传达广州军区第一次作战会议精神。此时,炮团正在德保马隘紧锣密鼓展开临战应急训练。
临战训练、教育(网络图片)
根据122师二大队(政治部)战时政治工作指示,炮团首先着重抓了部队思想教育工作,特别是把新兵教育作为重点,因为难得有一当兵就碰上打仗,一离家乡就开向战场这种情况。教育要点是揭露越南忘恩负义,依仗《苏越友好合作条约》,以“世界第三军事强国”自居,在广西边境部署7个师以上兵力,疯狂反华排华,驱赶华侨,在边境地区发起挑衅,不断制造流血事件的事实(当时尚不知越南已连续七年在边境进行战场建设),说明对越南实施惩罚性打击是完全必要的;其次是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。虽然炮团26年来没打过仗,但有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,有军区、军、师首长的正确指挥,我正义在手众志成城,30万大军压境,杀鸡用牛刀,越军纵是块钢又能打几颗钉?经过坚强有力的政治教育,迅速把部队的思想统一起来,全力投入作战准备。
军事训练、敌情侦察、后勤保障是驻训期间重要任务,一切以实战为标准,以打赢为目的。
马隘属于喀斯特地貌,当时又适逢阴雨连绵天气,各炮营克服各种困难,在陡峭、泥泞的丘陵、悬崖山地,模拟战场环境没日没夜地野外练兵,重点抓了单兵技术、战术训练,和特殊地形营连快速展开合成演练,进一步熟练武器装备使用,熟悉协同作战战术要求。应急扩编组建的榴弹炮二营,在团营党委、首长高度重视下,采取各种有力措施,狠抓临战应急训练,迅速形成了战斗力。
模拟战场环境野外练兵(网络图片)